方便快捷订购本站上的所有书刊。
精选优秀少儿书刊!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前沿
中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仍可忧
来源于:安徽教育网 作者: 上传时间:2014-09-01 点击数:19864

1993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读者》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中日少年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罕见的中国体育教育的大讨论,中国孩子表现不如日本孩子顽强,不仅有观念意志方面的原因,更有体能差异的原因,只是后者未引起足够的警觉。也就是在那一年,首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悄然登场。

20年过去了,第21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日前在山东潍坊展开较量,相比中国派出清一色的体校生,日本和韩国的所有参赛选手均来自普通中学,但他们在很多比赛项目上的成绩却不比中国的体校生逊色。尽管近年来中国教育加大了对学生体育教育的强化力度,但一份份成绩单表明,日韩青少年体育普及程度和青少年体质状况仍在中国青少年之上。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普及度比培养顶尖运动员更重要

本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的田径比赛率先开始,在100米、200米和400米等项目上,尽管日本选手的身体条件不如中国选手,但他们的竞技优势明显。

17岁的野尻美姬身高只有1.55米,却是日本新泻大学附属高中的短跑名将,在100米短跑比赛中一马当先。“我10岁时,因为喜欢跑步而参加了学校社团的短跑训练,每天训练两个小时。”野尻美姬告诉记者。

据介绍,日本的学校体育是由文部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下属的日本体育协会全面负责,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是日本体育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内容,“增加日本全国的体育人口,尤其是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参与率才是主要任务”。就学校体育而言,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普及度的工作比培养顶尖运动员更为重要。

在日本的中小学,完成体育课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低要求,而种类繁多的学生体育社团则是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的主要载体。“基本上,日本所有的初中和高中都加入了全国性的初中体育联盟和高中体育联盟。”日本代表团团长不老浩二介绍,联盟内设有田径、游泳、棒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等大约20个体育单项小联盟,这些联盟在学校的组成单位就是学生体育社团。所有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到学校不同体育项目的社团中。根据2012年的统计结果,加入日本初中体育联盟的学生占到所有初中生的64.48%。

还需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体育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指出,“高身材、低体质”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描述。在潍坊举行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交流会上,一份“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显示,近20年来,尽管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

韩国学生李进率说:“大家都很喜欢一起参加运动,虽然强度大,但觉得很有意思。”日本学生高岛说:“日本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很爱锻炼,活动形式也很随便,棒球、排球或篮球,只要你喜欢。”来自北京的体育生胡先强则表示,身边很少有同学在课余时间主动去锻炼。简短的对话表明,中国学生的锻炼意识远远不及韩日学生。大多数中国学生仅在体育课时间参加运动,而中国学校安排的每周体育课时间也少于日韩学校。

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是:上网聊天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考上好的大学之前,可以先不要体育锻炼,等上了大学之后再去补。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也不可能去补体育锻炼。”

清华大学常务副书记陈旭也带来了一个让人担忧的统计数字,“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近两年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加入了体质测试。”陈旭介绍,“但在过去的两年里,体质测试结果达到优良的考生是非常少的,体质测试不及格率却达到49.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学生体质测试不及格。”

为了改变中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滑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措施,如开展“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和“亿万学生冬季长跑”等活动。虽然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中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要真正扭转事态发展,可能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体育观念。